304不銹鋼板 316l不銹鋼板 310s不銹鋼板 321不銹鋼板 904l不銹鋼板 2205不銹鋼板 317L不銹鋼板
不銹鋼帶在經拉矯加工后,其上下表面容易形成橫向紋路,這種缺陷輕時形態表現為間隔小、寬度窄、數量多且不連貫,分布也是不規則的。但該缺陷嚴重時形態則表現為間距與寬度均大,數量少且橫向連貫分布,分布規律也是相互平行且規律性強,多數時候上下表面的紋路還互相對應。
有這種缺陷的不銹鋼帶,如果是用于普通用途,可以無需太過擔心,但如果是鍍層板,則該缺陷就極有可能導致涂層產生針狀缺陷。
要想避免形成這種拉矯紋,就需要對其形成原因做詳細了解,這樣才能在生產過程盡可能減小發生概率。
原因一是不銹鋼帶鋼自身的溫度影響,不銹鋼帶進入拉矯機前的溫度高于50℃,就容易導致不銹鋼帶鋼拉矯后形成拉矯紋。只要進入拉矯機前的帶鋼溫度控制在40℃以下,基本不產生明顯的拉矯紋。
原因二是拉矯前張力輥輥徑大小影響,張力輥的輥徑大小會影響到不銹鋼帶鋼是否會出現拉矯紋。張力輥輥徑的原則是帶材最外層纖維表面在張力輥上應保持彈性變形。
原因三是退火后不銹鋼帶的延伸率,不銹鋼帶的屈服力沒有消除是形成帶鋼拉矯紋的主要原因。通常,采取光整機和拉矯機同時使用時,總延伸率應控制在0.8%-1.2%,但不要集中太多的延伸量在拉矯,在拉矯紋后,應減小拉矯機的延伸率,適當增加光整的延伸率,合理分配延伸率,就能夠獲得比較好的加工性能,去除拉矯紋。
原因四是工藝流程影響,退火不銹鋼帶材容易出現拉矯紋,且延伸率越高,拉矯紋就會越嚴重。而平整后的不銹鋼帶材就不容易形成拉矯紋。為適應不銹鋼帶材精度越來越高的需要,要把拉矯工藝放在帶材平整后。
此外拉矯紋還和壓輥的壓下量有關,不同的產品規格合理設定拉矯機的工作輥壓入深度和延伸率,能夠進一步降低拉矯紋缺陷的形成。
【本文標簽】 不銹鋼帶